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,请点击这里查看。
五七桐
Edwards(42866)
发表于2025年07月09日 18时30分 星期三
来自黑暗之潮
日本鹿儿岛县奄美大岛近海附近海域近期观察到一群抹香鲸仰头以“站立”姿态睡觉。奄美海洋生物研究会会长兴克树 6 月 23 日在该岛以西约 15 公里的海域发现并拍摄了这一景象。兴克树回忆称,“这是迄今见过的最大鲸群,也是第一次看到它们的睡姿。非常感动。”兴克树称,在距海面约 3 米深处发现的约 20 头鲸群中,中央的四五头处于类似站着睡觉的状态。身体最长约 14 米。抹香鲸睡眠时间为每天中的近 2 小时,能够遇到这一瞬间十分珍贵。

安全
Edwards(42866)
发表于2025年07月09日 18时25分 星期三
来自机器人的逃跑计划
一款帮助开发者选择颜色并获得 Google 验证徽章的取色器 (color pickers) 扩展看似无害,但安全研究人员称它会劫持浏览器会话、追踪网络活动,在受害者浏览器上植入后门。这款名为 Geco 扩展的下载量逾 10 万次,有 800 条评论,获得 4.2/5 星评价,安全公司 Koi Security 的研究人员称这是名为 RedDirection 的劫持浏览器的网络攻击行动的一部分,该行动涉及 18 个恶意扩展,逾 230 万 Chrome 和 Edge 用户受到影响。研究人员称,这些扩展最初不包含恶意代码,因此能获得 Google 的认证,它们是在后续更新中加入恶意代码的。

医学
Edwards(42866)
发表于2025年07月09日 16时21分 星期三
来自蒸汽歌剧
根据发表在《Nature Medicine》期刊上的一项研究,法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估计了 2008-2017 年出生的年轻一代未来的胃癌负担。胃癌作为全球第五大癌症死因,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密切关联早已被确认,但全球范围内针对这一可预防癌症的防控投入长期不足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,近年来年轻人群(<50岁)的胃癌发病率在高低风险地区均呈现上升趋势,而人口老龄化进程更将加剧疾病负担。研究人员估计,2008-2017 年出生人群一生中将有 1560 万例胃癌病例,其中 76% 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。亚洲大陆预计有 1060 万例(占全球 68%),东亚(590 万)和南亚(290 万)最为突出。中国和印度合计占全球可预防病例的 42%。

科学
Edwards(42866)
发表于2025年07月09日 15时59分 星期三
来自异形:悲伤之海
根据发表在《科学》期刊上的一项研究,人类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区域——海马体,在成年乃至老年阶段仍可持续生成新的神经元。这项研究解答了一个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,即成年人大脑是否仍具有可塑性。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,也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。在新研究中,研究团队分析了多个国际生物样本库中 0—78 岁人群的脑组织。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“单核RNA测序”的方法,对单个细胞核中的基因活性进行分析,并结合流式细胞术来研究细胞特性。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,他们跟踪了神经元从干细胞到未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,并识别出多个仍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亚群。结果表明,这些新生细胞集中存在于海马体中的“齿状回”区域,这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形成、学习与认知灵活性的关键结构。研究显示,人类成年神经元的前体细胞在许多方面与小鼠、猪、猴等哺乳动物类似,但在基因活性上存在一定差异。此外,个体之间的差异显著,有些成年样本中神经前体细胞数量充足,另一些则接近为零。

科学
Edwards(42866)
发表于2025年07月09日 15时28分 星期三
来自2061:太空漫游
现代人类祖先在走出非洲之后曾与尼安德特人相遇,彼此之间有过杂交,现代人类因此获得了部分尼安德特人 DNA,而尼安德特人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,一种观点是尼安德特人没有灭绝而是被其近亲吸收了。1929 年,考古学家在以色列海法南部 Skuhl Cave 洞穴发掘了七具成人骨骼和三具儿童骨骼,其历史可追溯到 14 万年前。其中一具年龄大约 3-5 岁的儿童骨骼拥有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特征,可能是混血。研究人员利用 CT 扫描对其进行了重建,并与巴黎人类博物馆收藏的三个尼安德特人头骨进行了对比。研究证实了该儿童是早期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儿。

科学
Edwards(42866)
发表于2025年07月09日 13时41分 星期三
来自白玫瑰
中国研究人员首次直接观测到“反Klein隧穿”(AKT)现象——这一量子悖论描述的是手性粒子在遇到势垒时并非穿越,而是被完全反射。“Klein隧穿”是量子物理中的一个著名悖论:质量为零的相对论粒子可以无视能垒的存在,自由穿越而不发生反射。与之相对的“反Klein隧穿”则预言:对于具有“手性”特征的有质量粒子,能垒会导致完全反射。这种奇特的传播行为长期以来仅存在于理论推演和间接证据中,始终缺乏实验验证。该研究中,团队设计了一种结构可调的双层声子晶体,在其声学色散关系中引入了手性与质量,使系统中的声子类比于双层石墨烯中的手性准粒子。当声波遇到由此构成的势垒结构时,传播行为取决于结构参数的调控:在特定配置下,声波被完全反射,即出现反Klein隧穿;而在另一配置下,则可以实现完全穿透,即Klein隧穿。